德育研究课题成果与转化应用:《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研究》

发布日期:2017-11-30   来源:   

德育课题研究

——《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研究》

《基于生成体验的“我爱我家”德育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研究》旨在将影响学生道德生成和发展的文化、环境、信息和行动因素,纳入德育校本微课程的系列之中。通过外施与内求有机结合而形成社会道德教育形态,把学生道德生活境域、学校道德教育活动、家庭及社会道德文化整合起来,使每个学生真正获得自由的道德发展空间,自主开展道德学习和实践体验。我们试图尝试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是基于学生自主体验、自主思考、从而促进自发的行为改进,提升品行的过程,是使每一位学生个体在课程体验过程、在课程自主评价中提升德育品质,形成出新时代学生“创新实践,自主探究”的核心素养。

一、主要内容

(一)核心概念界定

1.生成体验

即指针对学生实际德育行为偏差进行改进的;结合现实社会中热议的话题和时事进行德育重构,强化德育体验,强调学生活动体验,强调活动感悟反思,重在改进德育行为,培养自主探究的素养。

2.《我爱我家》系列微课程

基于学生年段/年龄特点,把“家”的概念慢慢扩大,从校园到家庭、到上海......引导学生逐步将视野放大;通过系列微课程让学生体验对“家”的爱,并因“爱”而促成其品质的养成,提升学生在课程体验中的创新实践能力。

课程目标基于学生年段/年龄特点,基于学生培养目标呈螺旋上升,体现课程的实效性、适切性。不同学段其目标表述的程度、内容、侧重会有所不同。

(二)研究目标

1.结合学校“阳光少年”学生培养目标,开发基于生成体验的《我爱我家》校本系列微课程。

2.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,总结提炼基于生成体验的《我爱我家》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路径。

3.通过微课程课例的实践,探索基于生成体验的《我爱我家》校本系列微课程的课堂实践策略。

(三)研究内容

1.基于生成体验的《我爱我家》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开发研究

(1)课程目标的确立

①课程目标制定与我校16个字的学生培养目标“个性阳光、文明尚礼、智慧创新、和谐圆融”进行点对点的匹配,使各年龄段课程目标的制定更精炼、更具指向性。

②借助心理教师的学科背景,分析梳理、提炼汇总各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、认知水平、个性需求等,为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。

③依托“校本课程组”家长的资源,开展课程生成体验调研、协调、数据统计等工作。

(2)课程内容的构建

课程内容的建构主体是教师、学生、家长;来源是在地资源,学生实际德育行为偏差(改进型)及现实社会中的热点、导向等。在内容的设置上学校强化德育课程的生成体验,结合课程内容,针对现实背景进行课程的重构、再构,体现动态的课程观,凸显课程创新点。

(3)课程评价的制定

①由教师、学生、家长三方协同完成,评价内容要涵盖课程体验的生成性、生活化、创新性。

②可以是教师点评、学生自评、同伴互评,家长参评等多方评价模式。

③校内课程体验形式可以家长请进来观察、参评。校外课程评价可以是“自主评,社区评、社会人士评,强调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获得感悟,督促其行为的改善。

2、基于生成体验的《我爱我家》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研究

1)课程实施策略

①建构课程实践基本模块,在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拓展。由多方进行课程开发后的实践体验更具时代感,实效性,创新点。

②由课题研究小组,家长校本课程开发组共同确立各模块的实施策略,实施路径,保障课程实施过程的有效推进,改进和完善。

2)学生评价方案

①依据心理教师提供的分析报告,结合课程目标、实施路径、评价要求,进行评价方案的制定。体现学生自主评价,激励学生主动体验。

②在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下,每学期汲取学生、家长的建议,由年级核心组成员和学生代表对方案进行微调。

3、微课程课例研究

1)组织班主任教师在班主任沙龙、专题教育时段,分学段进行课例的剖析和研讨,形成课例研究案例和调查报告

2)选取部分学科进行课例研究,找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弊端。并结合学生体验过程中的现象和表现,提炼课程的创新之处。

3)请家长校本课程组成员进行课程实施同步调研,及时提取调研分析及相关数据,为课程的后续改进和完善提供支持。

4)选送教师优秀课例、研究报告等到各级层面进行交流、展示、刊登及评选,提升教师的课程总结及研究能力。

(四)研究方法

1.经验总结法:总结已有的研究项目,提炼出符合本校学生特质的课程内容,进行阶段性总结反馈。

2.行动研究法:通过实践活动中学生这一主体在自然、真实的体验环境中的反思、感悟、表现及实践中遇到问题后进行问题发展的研究活动。

3.案例分析法:对“课例”进行深入研究,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展现的价值,以便为本研究提供典型范例,提炼创新点。

二、进度安排

1.准备阶段:归纳梳理原有框架、甄选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进行匹配的关键点。

2.实施阶段:

1)第一阶段:课程开发,依托学校课程整体规划,基于各学段学生特点,认知水平,结合在地资源,家长职业体验资源,社会时事热点等进行课程开发。

2)第二阶段:课程实践,通过校内外课程体验平台,校内结合课堂教学,专题教育,快乐活动日;校外结合假期,实践护照、春秋游等开展各学段不同课程内容的实践体验。

3.总结阶段: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工作,撰写结题报告,接受专家鉴定,做好课题结题工作,形成课题报告,汇总优秀课例,进行课程区域性展示。

三、突破点

我校拟开展的《基于生成体验的“我爱我家”德育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研究》试图将影响学生道德生成和发展的文化、环境、信息和行动因素,纳入德育校本微课程的系列之中。通过外施与内求有机结合而形成社会道德教育形态,把学生道德生活境域、学校道德教育活动、家庭及社会道德文化整合起来,使每个学生真正获得适切的道德发展空间,自主开展道德学习和实践体验的。通过实践操作提出自己的德育观:基于学生体验——自主思考——行为改进——提升品质,凸显核心素养,实现德育课程的因材施教。

四、形成的主要成果

形成论文《基于生成体验的“我爱我家”校本系列 微课程的实践研究》,汇编形成校本课程优秀课例、案例集、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手册

参考文献:

1]刘济良.德育原理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

2]檀传宝. 德育原理.[M].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230

3]詹万生.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[M].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1

4]伏兵儿.日本中小学道德的方法及其启示[J].外国中小学教育,2001,(4

分享到:

相关信息

Baidu
map